柠檬装箱。本报记者 谭阁飞 摄
上半年,安岳迎来电子商务发展热潮:网销柠檬占10%、县域柠檬交易网络平台成功上线、九成以上电商从业者都在卖特色农产品;“安岳柠檬网”、“安岳新农村商网”、“中国安岳特产网”本地电子商务网站相继上线……1-6月,安岳电子商务交易额4.1亿元,同比增速34%。
杨国华 本报记者 谭阁飞 王继
特色农产品乘“电车”线上开花
个体网店476家、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3000余人,线上交易额2.3亿元。
打N5旗舰店之家宝网站,输入“安岳柠檬”四个字,点击鼠标、“柠之恋”、“华柠”、“小炊事”、“温馨柠檬”等安岳柠檬网店跃然于眼,金灿灿的柠檬鲜果垂涎欲滴,而上万条的购买记录更是见证了网销柠檬的火热程度。
安岳县商务局电商办主任杨青松坦言:“去年,柠檬网上卖断货,一年网上订单超过5亿。”不可否认,安岳柠檬已经成为安岳诸多特色农产品搭乘“电车”的“头等舱客”。
“个体网店476家、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3000余人,线上交易额2.3亿元。”安岳县商务局副局长谢培强说,传统农业合作社、农产品商贸,供销渠道单一、不稳定,线下交易束缚着企业的壮大,“互联网+”已经成为安岳大部分传统农商企业,升级转型的“必经之路”不仅拓展了柠檬产品的销售渠道,更有力解决了安岳红薯粉条、坛子肉、通贤柚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“买难卖难”的问题。
电商进村入户遍地结果
安岳白水乡真武村电子商务服务站,是“电子商务进农村”的第一批“双向通道”村级电商服务站,今年投入使用后,转变了当地农民的购物观念,无论是购买农资、还是网上购物,甚至是本地农民创业开网店,都今非昔比。
“现在都在网上买东西,既方便,又省钱。”永顺镇村民肖玲说,她通过“电子商务服务站”开启了全新的农村购物体验。
谢培强介绍,为打通“工业品下乡、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”,上半年,已有35个“电子商务服务站”投入使用,覆盖20多个乡镇,具备快递收发、商品批发、线下代购、便民服务等功能,基本形成了“一个服务站带动一个村”的电子商务发展思路。年底之前,还将有400余个服务站投入使用,全面形成县、乡镇、村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络。
随着电商渠道下沉,农村电商市场成为一块“香饽饽”,阿里巴巴、京东、苏宁相继入驻,正着力打造安岳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电商物流配送站点,仅京东一家,已在30余个乡镇建立50个服务站点,网购电器初步实现进村入户。此外,“淘宝安岳特色馆”和“京东商城安岳特色馆”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电商服务也已立项。安岳已建成具备电商服务功能的农村便民服务站点300余个,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,打通城乡流通瓶颈提供了强劲基础。